庐山真面目

曾几何时,庐山是中国的第一康养基地,中央各机关在庐山都设有疗养院,全国劳模纷至沓来。避署天堂加生态文明,再加上山下真实的杏林故事,试问谁能跟庐山争夺中国康养第一品牌?

曾几何时,茶圣陆羽亲点的天下第一、第六泉通过茶经巳载入史册,可当第二泉名号响遍大江南北时,我们的第一泉—-谷帘泉却默默无闻地待字闺中。

曾几何时,庐山率先吹响了文旅融合的号角,一部“庐山恋”开启了电影与旅游彼此成就的跨界佳话,可当全国文化与旅游合并之日,庐山却是少有的分设之地。

曾几何时,庐山的万国别墅群是全世界房地产界的传奇,当中国的房地产业大行其道,房屋产权改革带来了天量土地增值红利之时,可庐山因为是重要风景区及诸多历史原因而完美错过,丧失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这步棋又该如何补?

曾几何时,全国各地都在搭建政府融资平台,用负债方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可庐山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每年量入为出,全靠门票收入和房屋出租过日子,市场化进程几乎为零,这个局又该如何破?

曾几何时,白鹿洞书院是举世公认的天下第一书院,当国学、研学风靡全国,教育版图如日中天之际,庐山却连一座象样的大学都拿不出来,这又是何等道理?

曾几何时,庐山人文圣山的品牌响彻大江南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无数文人墨客塑就的金字招牌,在新的历史阶段又该如何转化、美化与进化?

凡此种种,都需要国有平台公司去做深入研究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好战略规划与项目策划。不知己不知彼,不知长不知短,不知可不知否,如何通过资金池、人才池、项目池迈出市场化的第一步?如何确定主业和概念去构建通往资本市场的坦途?历史不应成为包袱与借口,而应成为成长的底肥和前进的动力,庐山的优势在于资源和品牌的高端性与唯一性,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舍此无它!任何小打小闹与无的放矢都是对资源的浪费,都是对先人的亵渎,都是对自身的否定。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落后,还自以为是。其实落后的距离恰恰是成长的空间,庐山注定是一座有历史担当的名山,只有秉承开放之传统、改革之精神、市场之方向,以包容之心聚天下之才,何愁庐山不再次崛起,重领风骚!

本站是提供个人分享的知识,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告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