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卢梭《爱弥儿》
01
朋友圈一位妈妈说:孩子上了几次画画课,画得终于有些样子了,至少不再画面条了。配图是一幅孩子的简笔画,整整齐齐排着四朵花,每一朵都是一个圆,外面绕几片花瓣,再一根笔直的花茎,两片对称的叶子,造型完全一致。
看到这条状态,我的第一反应是:画这样的画真不如画面条。
许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美术培训机构,他们的期望就是让孩子画得像样。的确,那幅画一眼就能被认出是四朵花。事实上,这也是许多人下笔画花时所能呈现的模样,可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各自的经验和体悟,为什么下笔却是惊人得一致?因为他们画的不是真实的画,而是一种固定思维下的模式。
毕加索是公认的天才画家,自幼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少年时期的作品已有相当高的造诣。陈丹青曾说:“看毕加索年少时给父母朋友画的肖像,那种洗练老成、要言不烦,乍看是天纵其才,再看倒像是大匠晚年才得修炼到的境界。”
然而,毕加索晚年最钟情的却是儿童艺术。他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可是,之后我却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
为什么这么说,毕加索的另外一句话正好可以作为注解,他说:“绘画的技巧成分越少,艺术成分就越高。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长大之后仍然能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有人把儿童画和艺术大师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竟然惊人得相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繁华落尽见真淳,儿童画和艺术大师的作品有一种共性的美,那就是艺术的“朴”与“真”。而儿童画比大师的画更高明的地方在于它的“朴”与“真”是真正的“清水出芙蓉”,是出于天性,毫无雕琢之痕。
于是,许多著名的艺术大师,如马蒂斯、克利、齐白石等均研究儿童的艺术语言进行艺术创作。
可是,在艺术大家努力学习儿童画的时候,而我们的儿童——天生的艺术家们却在各种教育下急于长大,急于摒弃儿童“艺术家”的特质,那些原本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诸如美术培训机构的教育下渐渐收敛,代之以各种美术技巧和手法,在统一的标准下生产我们“看得懂”的千篇一律的画作。
许多孩子曾表现出良好的绘画天赋,可是长大后却难有成就。原因就是失去了“艺术家的灵性”。
扼杀儿童灵性的,正是我们的教育本身。
02
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孩子受到的教育越多,他的想象力越退化。
在网络上看到这么一件事情,某校的一次考试中有这么一个问题:“雪化了是什么?”一个学生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春天。”该学生得到了一个鲜红的叉叉。
有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一次作文考试中写了“月亮一不小心掉进水里面”、“太阳静静地蹲在树梢上”的句子,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判其为语法错误的病句,并改为“月亮的影子照在水里面”、“太阳挂在树梢上”。
这些富有想象力,充满诗情画意的答案和句子被权威的教育工作者一笔否定,同时被否定的是孩子天真无邪的童真和一颗诗人般的心灵。
人们总是说看不懂诗人的诗,看不懂孩子的画。事实上,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一个舍不得长大的孩子,或者说他们的心中永远住着一个孩子,惟有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才拥有无限的想象,他们的脑洞可以无限大,他们的作品才有无限的可能,才能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意境。
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说:“我们必须毕生像孩子那样看世界,因为丧失了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丧失每一个独创性的表现,画家必须有那种精神上的单纯素朴。”
孩子的这种单纯素朴弥足珍贵,特别需要我们的保护。
有时候,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作为父母的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给他们灌输知识和技能,而是好好引导孩子的天性与童真,呵护他们内心那个独特的世界,让其自由成长。
03
认识一个四岁的女孩子,第一次见她,她的眼神便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不适感。她的眼里没有那种孩子应该有的清澈透亮。她总是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话,以教育的口吻不停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脸上很少有天真无邪的放肆的笑容。我猜想她是被过度教育了。
果然,后来得知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她总是以长姐的身份被严厉要求,父母很少顾忌她的童心,一个四岁的孩子,已然被看成小大人。
事实上,在我们的孩子中,小大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思维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之相对应的是家长们对教育的日益重视。
一位家长对幼儿园的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小A和同学小B,在上幼儿园前是好朋友,整天在一起玩,上了幼儿园后小A就找其他小朋友玩,经常不理小B,她担心这样对小B不好,希望小A能多考虑小B的感受,多和小B玩玩。
因为要“培养情商”,所以家长们用大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来处理孩子的事情。许多孩子因此过早地走进了成人世界,错失了孩子该有的纯真美好。
事实上,孩子的世界根本不需要成人的这一套,他们自有自己的方式来构筑孩童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兜兜转转,享受无限精彩,也遭受一些磕绊后,通过建立自我能效自然而然地成长,而成人以的教育的名义贸然闯入了他们的世界,对他们横加干涉,破坏了他们原本精彩的世界。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认为,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得无法复原。”而“这种可怕的事往往是大人自称‘教育’、‘指导’和‘善意’的名义下进行的。”
所以,从某种角度讲,“所谓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将孩子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存在逐渐忘却的过程。”
为了尽可能地让孩子享受自己的宇宙,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放弃教育,做一个安静的陪伴者。
04
然而,很多时候,中国的家长们是难以安静的,他们总是沉不住气,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这个理念指引下,人们迫切地想要看到孩子成才,并且“成才要趁早”。于是早期教育越来越被看重。
河合隼雄说:“教师、家长都过于性急,上来就想教会孩子,或者不停地指导,缺乏耐心等待孩子自发成长。”
事实上,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我们会发现有许多的东西,即使不教,孩子也能知道。就如演员孙俪谈及早教时说得那样:“如果(早教机构)教的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我就不会把他送过去了,因为这些知识他总有一天会知道。”
儿子三岁时,和他踢足球,约定总共踢十个。踢到七个的时候,他自言自语:七个了,还有三个;踢到八个的时候又念叨:八个了,还有两个就结束了。
从来没人教过他算术,在生活和游戏中,他已经学会了“算术”。同样,从来没有特意教过他识字,因为爱看书,对文字敏感,他已经有了相当的识字量。
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他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教育发生之前,所有的学习不过是生活,甚至是游戏。
卢梭说:“人们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词拼读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印刷厂。真是可怜!”
对于那些迟早会知道的东西,人们总等不及,希望他们尽快知道,越快越好。于是就有了许多为教育而教育的工具。
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原本都是热爱学习的,汲取知识就如摄取食物一样,本身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可是由于过度的教育,把学习当任务、当目的,甚至是惩罚的手段,坏了孩子们的胃口,兴趣自然就索然了。
正是“教育”让读书学习变得乏味。
05
大人着急想要让孩子长大,于是有了早期教育,可是总有一些孩子不那么配合,于是就有了强迫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做过这么一件事情:
有一次,陶行知应邀去某大学演讲。走进教室,他把一只公鸡放在讲台上,接着又掏出一把米撒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让公鸡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陶先生干脆掰开公鸡的嘴使劲往嘴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死活不吃。
之后,陶先生放开公鸡,自己后退数步。公鸡慢慢平静下来,徘徊一阵后,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悠地啄起米来。
很多孩子,就像这只公鸡一样,不停得被要求,被强迫。然而,教育就像喂鸡,越强迫越反抗。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放手,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关于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试验。
罗森塔尔在一个班上进行了一场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告诉校长这些孩子很有潜力。
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并原话转达了的罗森塔尔的意见。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个班上,发现名单上的学生均在各自的兴趣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校方非常好奇,想知道罗森塔尔是如何测试出这样一份天才名单的。
罗森塔尔大笑说:“根本没有什么测验,名单是随机选择的。”
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不但暗示了学生的自我实现,也暗示了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注意孩子的个性特长,而不可按照自己的经验强加管理。
每个孩子都是被埋没的天才,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懂得放下,不做强迫教育,反而可以看到可喜的成绩。
06
操之过急的教育和强迫的教育其实都反应了家长们内心的焦虑和对孩子的不信任,家长们总是认为孩子不懂事,需要自己不停地提醒管教,每天总得说几句教育性的话。
儿童文学作品《雷蒙娜和妈妈》中有这么一个细节:雷蒙娜一家举办了一场派对,派对上来了一位比雷蒙娜还小的小女孩薇拉珍,七岁半的雷蒙娜不得不担任照顾薇拉珍的任务。大人们忙进忙出,热闹非凡,而可怜的雷蒙娜却只能和任性的薇拉珍待在厨房里。然而,匆匆走进厨房的妈妈还在雷蒙娜耳边说了一句:“乖点儿哦!”
“雷蒙娜心想,我不是很乖的吗?但是,妈妈来去匆匆,根本没有发现雷蒙娜很乖。”大人是有多霸道,明明忙得不可开交,无暇关注孩子,还不忘在经过孩子身边时强加于人地说一句“乖一点儿”。小时候,我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表现得极为自觉懂事。可是父母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应该如何如何。可是我明明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反复强调?我到底要怎样才能让你们满意!父母一刻不放松的教育态度让我倍感压力,也让我变得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就怀疑父母是否对我有看法了。就像雷蒙娜一样,明明有很爱她的父母,却渐渐被逼入窘境,不得不认为人人都不喜欢自己。
父母自觉的责任心引起这种不自觉的教育惯性,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内心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影响了孩子的心灵还不自知。事实上,有许多的家庭问题都是由过当的家庭教育所引起的。
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为人父母的我们应当时不时地自省自己是否说得太多,适时放下我们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态,保持一定的缄默,以此维持我们教育的力度和家庭的温度。
07
美国学者丹尼尔·科顿姆写了一本书《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书里说:教育无用,因为它把“简单的美德”变成了晦涩的科学,让我们思考得太多,忘记了感受;教育无用,因为它带来了教条,让我们变得麻木、沉闷,给我们的思想穿上了外衣;教育无用,因为它使得我们的身体变得虚弱、性格矫揉造作,要么目空一切,要么牢骚满腹。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多,我们常常抱怨孩子难教,却不知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
我们太在乎教育,教育反而会变得无用。是教育本身坏了教育。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放弃高高在上的教育,呵护孩子的童心,尊重孩子的天性,安静地倾听与陪伴,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去滋养孩子的心灵,也许这才是孩子们想要的最好的教育。
最后送一句泰戈尔的诗句给大家:
“我愿,有一方安静的角落,在孩子真我的世界中。
那里,我知道,星星会和他说话,
天空会俯身到他眼下,用萌萌的云朵和彩虹来逗乐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分享的知识,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