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小农经济却无法作为一种谋生方式而存在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重庆:“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小农经济却无法作为一种谋生方式而存在。就农业领域而言,市场化竞争逼迫农业经营者想尽一切办法扩大耕作规模以及提高亩产量,高投入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出现了。规模化、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抬高了诸如化肥、农药、机械设备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土地租金等的市场价格。
……
我们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调查时发现,鲈鱼养殖已经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也成为过半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依然有差不多一半的农户需要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些打工家庭的情况,它们在开始时也是从事家庭鲈鱼养殖的,也是可以以此养家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养殖户为了追求水面单位面积的鲈鱼产量,不断地大量投放鱼苗,水面单位面积鲈鱼的密度越来越高,鱼塘里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饲料,需要安装越来越多的增氧设备。即便如此,鱼塘发生鲈鱼瘟疫的情况还是有增无减,养殖户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往鱼塘投入鲈鱼消炎药。
这样的鲈鱼养殖方式抬高了养殖户对水面单位面积的资本投入,当地鲈鱼养殖户介绍,每亩水面大概需要投入30万元,不少人靠借贷筹集生产资金。更重要的是高投入增加了生产风险(如鲈鱼瘟疫)和市场风险(如鲈鱼市场价下跌),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家底薄、养殖经验欠缺的农户在竞争中首先败下阵来,不得不告别鲈鱼养殖业,加入外出打工的行列。
由上可见,今天的外出打工者中,有一部分人并非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准确地说,这些人并非像剩余劳动力那样溢出农业与农村,而是以农业竞争失败者的身份被挤出农业与农村。
今天中国的小农,要么在农村“打农”,大部分劳动剩余价值被龙头企业占取;要么由于缺乏资本被挤出农村,主要劳动力到城里打工,辅助劳动力留守自家一亩三分地。小农的这种处境,使得他们难以通过农业发家致富。这也是小农往往意味着贫困的原因。”
个人评论:
再过二三十年,不知道中国还没有农民?也许到那时小农全部破产,只剩下集约化生产的农业工人?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可中国平原少,丘陵地带和戈壁滩多,都改成高标准农田并不现实。把高标准农田搬到山上是荒唐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农业现代化的口号喊了几十年,进展如何,有目共睹。
农业发展不仅仅是土地集约、设施先进那么简单。虽然工业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农耕文明的本质没有改变。现在的中国处于快速转型阶段,各方利益相互交织,加上外部因素,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事实证明,我们过去的许多政策并不成功。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要深入了解社会的复杂性,要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漂亮的PPT、似是而非的文章、慷慨激昂的演讲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一些专家想像中的中国农业是美国那样的大农场模式,但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连片耕地。中国城市化目前已经失速,即使未来如专家所愿90%以上人口都进入城市,三农问题依然要面对。
中国不能邯郸学步,外国的经验在中国行不通。
知识封锁,不利于普通人保护自身有形和无形的财产价值。真理是已知客观规律。要由已知到未知,还要有实践,正确认识实践。未知的无法正确认识信仰。不能把带有封建殖民色彩的价值观造成的资产流失转移到普通人身上,靠诈骗掠夺普通人住宅土地来给一些低效公司和新资本家补血。具体完善的公有收益核算计量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国家所有就是全民所有,内涵和封建国家所有大相径庭,全民所有的土地价款应该直接记入14亿国人的账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分享的知识,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告知!